“不一样”的杏彩体育夏令营让他们认识“不一样”的世界

  新闻资讯     |      2023-09-24 17:38

  杏彩体育《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8月17日一大早,“一票难约”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便迎来了“客流高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朋友”小朋友们趁着假期赶来这里,欢呼声、赞叹声、惊讶声、讨论声回荡在偌大的场馆中央。而如果你此时用心听,便会发现,这其中,还夹杂着几声或稚嫩、或腼腆的声音——

  “小朋友你好,我是中国妇女报的小记者,请问你能帮助我们完成这个采访任务吗?”

  这个夏天,来自黑龙江、江西、山东、河北等地的青少年参加了由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主办的首期“中国妇女报小记者训练营”,他们身着蓝色“小记者马甲”,胸前挂着“小记者证”,走进中国妇女报社、人民网、微博、抖音等媒体和短视频平台,通过亲身采访,自主设计、制作新闻作品,举办新闻发布会等,体验了新闻报道生产的全过程。

  8月12日,是训练营首批学员集合的日子,来自江西省新余市的邱周佳言和邱周佳诺乘坐飞机前往北京。“很兴奋杏彩体育,北京国际机场好大呀,我们还差点‘迷路’了。”没有家长陪同单独乘坐飞机,对兄妹俩来说还是第一次,到达北京之后,他们很快见到了训练营的老师和其他的同学们。

  此次参加训练营的孩子们,经历第一次“单飞”旅程的约占60%。“我们在开营前做了一次调查问卷,请孩子的父母详细填写孩子们的旅行情况、需要特别关注的事情等,我们再提前做好应对方案,以保证孩子们的安全为前提,让他们的这趟旅程更有意义。”训练营工作人员李林告诉记者。

  8岁的胡昊强是此次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中年龄最小的,爸爸对他的北京之旅也充满期待,“希望通过这次夏令营,能够帮助孩子了解记者这一职业,让孩子获得锻炼,开阔眼界,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提升孩子的志向和品质。”

  8月14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记者们做好了首次采访的准备,开始了他们的学习和采访之旅。

  在人民网,人民网人民数据副总经理、总编辑,中国青年报原首席记者、国内时事部主任刘畅为小记者们讲述了自己在新闻工作中的亲身经历,在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中,小记者们也第一次感受到记者这一职业背后还有着许多的“不一样”。

  新华社原军事记者刘新老师结合自己亲历的重大事件采访,给小记者们讲新闻采访与写作。其间,刘老师声情并茂,和同学们积极互动,笑声、掌声、抢答声回荡在教室。小记者冯禹卿说:“刘老师的授课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新闻世界的光芒,小记者营的安排太棒了!”

  “采访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是记者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中国妇女报社编委、全媒体总编室主任夏令营、主任编辑赵梓涵为小记者们讲述了“新闻是如何炼成的”,“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我们的新闻采访也是如此。”

  在抖音,小记者们围绕抖音的青少年保护工作向两位副总编辑进行了提问,他们了解到抖音从多个维度不断完善“青少年模式”的功能设计,为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提供有益有趣的丰富内容,感受到了平台对社会责任的重视。作为记者,也肩负着这样的责任。

  “手持话筒,在、抢险救灾一线中坚守岗位、播报现场情况”,是15岁的张释月对记者的印象。但在实地参观的过程中,她发现,记者要做的事远不止如此。

  “我们在中国妇女报社的夜班时间见到了记者编辑老师,他们有的在电脑前写稿,有的在做编辑、校对工作,夜班的老师很辛苦,要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晨。”张释月说,她的梦想是做一名主持人,“这次训练营也让我明白了主持人、记者不只是要在台前播报信息,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做许多幕后工作。”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实地采访中,许多小记者也从采访工作中收获颇多。

  向陌生人提问,对不到9岁的龚子修来说还是个难题。“我提前准备好了问题,但是一见到不认识的人就有点紧张,张不开口。”为了这次采访,小记者们提前一天进行了分组和分工,并各自准备了问题。邱周佳言与龚子修是采访“搭档”,见龚子修有些羞涩,邱周佳言便主动提出帮忙,“我先帮他找到陌生人‘破冰’,再由他提问。”有了“搭档”的帮助,龚子修成功与3位采访对象进行交流。“收获好大呀。”龚子修笑着说。

  8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是小记者们最期待的环节。他们分成两组,运用学习到的新闻写作方法和技巧,尝试制作了《世界纸媒》和《印菊文化传媒》两份“报刊”。

  在一篇名为《妇女报参观日记》的稿件中,小记者写道:“在中国妇女报社参观后,我深刻地感受到女性也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掌舵人’,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女性有很多角色,母亲、女儿、妻子,当然,她们也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一箩筐的甜蜜》中,小记者们用略显生涩的文笔记录着采访中的点点滴滴。“小记者曾因为采访被拒绝而感到失落,看着后海的美景,一时间竟然待在原地,悲伤不已。此时,两位阿姨向小记者提问,得知我们是中国妇女报小记者后,便主动提出愿意接受采访。有了她们的支持,小记者们又振作起来,继续采访。这件事让我们明白,如果有人遇到了挫折,我们也不妨用一己之力帮助他们!”

  学会用记者的视角看世界后,小记者们也仿佛发现了不一样的风景。“我在4岁的时候曾经来过这座博物馆,但这次以小记者的身份重新来到这里,我觉得跟以前完全不同。”采访中,邱周佳言特意选择了一男一女两位同龄小朋友作为采访对象,“我想知道在这里,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兴趣爱好有什么不同。”

  在记者发布会前的准备工作中,小记者们将一周来的所见所闻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呈现在两张报纸上,在发布会现场接受提问,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孩子们在这里的变化是很明显的。”带队老师发现队员李宁权刚来的时候还很内向,自己常常说不会写稿、不会采访。但第一次参观结束后,他就有了很明显的变化,“他不仅在小组讨论时踊跃发言,还主动提出自己要承担一些采访、写作工作。”

  8月19日,为期一周的“中国妇女报小记者训练营”落下帷幕,孩子们收起行囊,带着收获和梦想回到家乡。“这是我度过的最有意思的一个暑假。”张释月说,“真希望还有机会能再学习采访和写作的知识,我以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做一名优秀的记者。”